之前在植物園看到一隻身體柔軟的野貓,很黏人,人一過去他就自動靠過來要你摸他了!
![]() |
只是生活的記憶...
隔了一陣子,拍了一些照,也洗出來了~
這顆鏡頭雖然有霉紋,以一顆不到2千發過霉的鏡頭,真的是很超值!讓我想再買一顆沒發過霉的!哈!
FUJIFILM 100 負片拍攝
第一次拍的照片,只有一句話,色澤好濃郁,尤其是綠色!,其實這顆發霉只要不要和太陽對上就沒問題了!
附帶一提這一捲曝光都亂測,我是用測光表測的,但那已經有20年以上的歷史了...早期的測光元件老化...但拍出來別有風味!
![]() |
天氣也是好阿! |
繼上次買的Praktica MTL3機械式相機,當然需要買一顆鏡頭,這也是我的第一顆鏡頭 - Pentax Super Takumar 1:2/55、M42接環,先來看看他的資料吧:
Year 製造年份 |
1962、1963、1965其中一年 (有辨識方法,可是我看不出來...) |
---|---|
Weight 重量 |
215 g |
Filter Size 濾鏡環大小 |
49 mm |
Min. Focus 最小對焦距離 |
0.45 m |
Max. Magnification
最大放大率 |
0.17 x |
Min. Aperture 最小光圈 |
f/16 |
Max. Aperture 最大光圈 |
f/2 |
Diaphragm | 自動 |
Optical Construction 光學結構 |
6 elements in 5 groups 五群六枚 |
參考資料 | Takumar系列資料 - http://www.pentaxforums.com/lensreviews/ showproduct.php?product=265&cat=23 |
再來看看他的外觀吧!
鏡頭,可以看到他泛黃了 |
第一台買的相機,是台底片機!
最近愛上的底片拍出來的風格,而且這台相機又夠便宜,保存得夠好,真是感謝那個賣家啊!
這台相機年紀比我還要大,是東德製的,不過在這個時代日本的相機越做越好,很多日本機子都做到快門都到1/4000或1/2000,她還停在1/1000,說大優點,大概就是很耐用,這些相機商也都被打敗了,先來看看他的資料吧!
關於表格的資料要先說一下,翻譯得很久 ...我大部分並不是直譯,而是盡量找一些專有名詞對應,因為很多老機英文的資料比較豐富,所以如果知道了一些英文上的名詞,在找資料的時候也比較好找,所以要是有更好的翻譯,歡迎指正一下啦!
Praktica MTL3 | |
---|---|
Producer data 製造商資料 | |
Producer 製造商 |
|
responsible constructor 主要設計者 |
Rolf Noack |
production period 生產期間 |
December 1984 to Februry 1986 1984-12月1986-2月 |
no of produced cameras 生產的數量(沒看錯的話) |
Unknown as a part of the Praktica Super TL 1000 1st variation series of 81,699 未知,應該不會超過Praktica Super TL 1000 1st variation series的81,699台 |
Technical properties of the camera 相機規格 | |
shutter type 快門種類 |
mechanically controlled vertical-moving metal-blade focal plane shutter 機械控制的垂直移動金屬葉片“focal平面百葉窗 -> 焦平面快門” |
exposure time 曝光時間 (possible settings) |
B, 1/1, 1/2, 1/4, 1/8, 1/15 1/30, 1/60, 1/125, 1/250,1/500, 1/1000 |
view finder 觀景窗 |
fixed eye-level view finder (Pentaprism) with Fresnel lens with microprism and split-image range finder as focusing screen, built-in shutter speed meter with (+/-)-symbol 固定式眼平觀景窗(五稜鏡 )和Fresnel透鏡和微稜裂像對焦屏 ,內建快門速度檢查表使用(+/-)符號 |
Mirror 反光鏡 |
instant-return mirror 瞬回式反光鏡 |
film transport 底片過片 / frame counter 相片計數器 |
quick-release lever (black) , 快速釋放的控制桿 Pentacon Loading-System, Pentacon 的讀取系統 fold-out rewind crank (black), 摺疊式回捲桿 auto-zeroing frame counter 自動歸零底片計數 |
lens mount 鏡頭接環 |
M42x1 |
self timer 自拍器 |
None 無 |
Battery 電池 |
VARTA V 625 |
metering system 測光系統 |
TTL-metering using stopped-down metering controlled by a switch beside the lens mount above the shutter release knob TTL測光,使用按下才測光,藉由開關控制,在鏡頭接環的旁邊和快門釋放紐的上方突起物 |
flash system 閃光系統 |
X-synchronisation (1/125), accessory shoe at the top of the pentaprism X 同步(1/125),在五棱鏡 上方的附件插座(又稱熱靴) |
flash indication 閃光指示 |
None 無 |
aperture reflection into view finder |
None 無 |
general comments |
|
參考資料 |
這台相機按下快門真的很有感覺,反光鏡的聲音超有威力的,和另外一台Yashica的差好多,網路評論說反光鏡震動是她的罩門,要是有self-timer還可以充當反光鏡預鎖,但我買的沒有...。不過我沒有感覺,拍了一陣子,還沒看到問題,可能是我很少碰到需要的狀況吧,接下來就欣賞一下他的外觀吧!
買來時的樣子,不過不是皮套,是塑膠,幾乎是全新的 |
從親戚接手的兩部相機,一部是Yashica 108,另一部則是這台Yashica FX 3 super 2000,非常的輕,而且更重要的是保存完好,但也免不了C/Y(contax & yashica)機身的通病 - 反光鏡下滑...
先來看看它的規格吧:
基本資料 - | |
---|---|
廠牌: | Yashica |
製造地: | Japan |
年分: | 1986年 |
重量: | 445g (本體) |
大小(D×W×H): | 50mm×135mm×84.5mm (本體) |
專用閃光燈 | CS-140 auto |
鏡頭接環: | Contax / Yashica (C/Y or Y/C) mount |
電池: | LR44 x2 |
底片 - | |
底片種類: | 135 |
底片大小: | 24x36mm |
ISO: | 25~3200 ASA |
過片: | 手動過片 |
底片計數: | 自動加法&歸零 |
觀景窗 - | |
視野率: | 92% |
視野倍率 | 0.91倍 |
對焦屏: | 水平裂像對焦屏 |
測光指示: | 3-LED |
電池指示: | LED指示 |
對焦、測光、快門... - | |
對焦: | 手動對焦 |
測光: | TTL 中央重點測光 |
測光範圍: | EV 2~19 |
快門(sec.): | 1/1~1/2000, B |
自拍器: | 10 sec.(max)(反光鏡會先預鎖) |
參考資料: http://www.collection-appareils.fr/yashica/html/yashica_fx3_super2000.php http://www.hi-ho.ne.jp/sbko-hq/YASHICA_FX/FX-3Super2000.html http://www.camerapedia.org/wiki/Yashica_FX-3 http://www.masaru-vision.net/2009/01/yashica-fx-3-super-2000.html |
來看看他的樣子吧:
正面照 |
在網路上找到的鏡後距表,非常有用的資訊,可以用來判斷鏡頭可不可以直上其他相機,"幾乎"只要你鏡頭的鏡後距"大於"等於要接上的轉環,要接上去就大概沒什麼問題了,如果"小於"?那就要看看了!,像是大部分的C-mount還是可以接到M43系統上用一樣。
再來就是現正在流行的M43系統,可以靠轉接環接上那麼多的鏡頭,那是因為M43的鏡後距很短,所以只要把轉接環做長一點就可以符合其它家鏡頭的接環距離了。
但!鏡距表也只是個參考,畢竟在現代的鏡頭都有自動對焦等等的機制,所以還要看轉接環做得好不好,讓這顆鏡頭在其他相機上也可以完整的發揮它的功能了。
最後還是要感謝 euyoung 的鏡後距表了! http://www.flickr.com/photos/euyoung/
![]() |
![]()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-NonCommercial-NoDerivs 2.0 Generic License. |
剛弄到了一台Yashica 108半自動相機,可是他的鏡頭卻沒辦法拆下來,好不容易有顆Tokina 17mm 定焦鏡卻不能用,當然要拿去修。
一開始以為是鏡頭或相機的接環損壞,待下午送到昆明街的"雷虎"去維修,老闆剛拿到就說:『是反光鏡壞掉,導致卡到鏡頭,鏡頭就拆不下來了。』...!!
原來...是反光鏡的問題,老闆還強調說還好我沒有硬轉鏡頭,不然反光鏡就要破給我看了。但是確有一個很壞的消息,因為鏡頭卡在上面,所以有可能會沒辦法用拆的,最壞的情況是反光鏡還是要把他弄破,因為就算要拆鏡頭,鏡頭螺絲是在鏡頭的屁股上,裝在向機上,當然拆不到...只能從機身下手了。
修這台相機,老闆還遲疑了一下,因為可能會把反光鏡弄壞...不過還好老闆還是接了!
接下來就等回音了,只能祈禱可以都安全的分開,還有這樣修不會太貴阿!
附帶一提:問了為老闆,Yashica的相機很像用久了都會這樣(都用幾年了...),反光鏡會鬆脫卡到鏡頭,他還拿了一模一樣狀況的相機給我看,如果沒發現就裝上去...就..就...祈禱吧...